


去海外觀賞異域風景已成為越來越多中國人的休閑方式,上圖分別為威尼斯水城、美國迪士尼樂園、塞舌爾海岸風光。
出國旅游度假,對於中國人來說,已經變成了一件尋常事情。在近日舉辦的第九屆中國出境旅游國際論壇上,多位專家和業界操盤手均指出,國內游客越來越多樣化和個性化的需求,使得出境游在高速增長的同時,其市場轉型升級的步伐也在加快,出境游產品結構的優化將成為未來兩年市場發展的焦點。
與此同時,中國出境游市場也被認為仍是一個不夠成熟的市場,“零負團費”等問題仍然突出。10月1日,《旅游法》將正式實施,對出境游又將產生怎樣的影響?出境游供應商是否就此轉變運營方式?記者就此進行了調查。
亞洲地區最熱門
2013年,中國出境游市場將繼續保持高速增長,並向品質游轉型。
中國旅行社協會秘書長蔣齊康告訴記者,2012年,中國出境旅游市場的年增長率達到18%,出境人數突破8300萬人次,總消費額達1021億美元。2013年第一季度,出境人數又有16%的同比增長,為中國及海外的旅游業者提供了無數發展機遇。
艾威聯合旅游顧問有限公司近日發布的一份《中國出境旅游客流結構與市場趨勢》的第三方報告,為出境游運營商的下一步決策提供了依據。
該公司CEO王新軍介紹,2012年,盡管歐債危機反復惡化,全球經濟增長明顯放緩,中國經濟總體仍然實現平穩較快發展。作為影響出境游市場的關鍵經濟因素,全國城鎮居民人均收入及GDP分別同比增長9.6%和7.8%。此外,越來越多的境外目的地國家和地區針對中國游客採用了進一步放寬的簽証政策。經濟、政策、簽証、航空運力等因素疊加影響,使得中國出境游連續14年繼續保持增勢。
在這份報告中,記者看到,2012年,赴香港、澳門、台灣的內地居民佔了出境總人數的71%。除了這一數據外,2012年的出境游人群中,前往亞洲旅行的游客佔總人數的69%,前往歐洲的次之,佔比為13%。
不過,王新軍預測,隨著出境游市場的發展,中國游客出境旅游需求結構將呈現明顯分化,這一分化具體表現在對旅游目的地與產品的選擇上。“雖然大部分游客還將以亞洲國家與地區為主要目的地,但赴長線目的地的游客也正在快速增長,一些新的旅游目的地正受到中國游客青睞。游客對旅游產品的選擇也更加深度化、主題化和高端化。”王新軍說,出境旅游批發商對主題化產品的開發,以及目的地旅游供應商對服務品質的提升,都將在未來幾年朝著滿足中國出境市場游客細分需求的方向發展。
新旅行方式帶來機會
出境游消費結構的變化,與消費人群需求的多樣化,為這一市場帶來了新機會。
在中國旅游研究院院長戴斌看來,目前中國出境游市場,仍處在高速發展期,而非已經進入成熟期。他判斷,在未來的一個時期,這一市場還將繼續增長。“我們預測,2013年,中國出境游人數將達到9400萬人次,貿易逆差將超過700億美元。”戴斌表示,雖然出境游市場繼續增長,但這並不代表旅行社的業務會隨之同比增長。在出境游市場中,自由行將佔據越來越多的市場份額。
華遠國旅董事長曾鬆認同這一觀點。他指出,出境游市場的消費人群結構的變化,促使行業運營格局發生變化。“此前出境游的消費群體以‘60后’、‘70后’人群為主,現在,更多的‘80后’年輕人則青睞新的旅行方式,他們選擇度假、休閑的出境游人群要多於普通的觀光游,這給中國出境游行業和出境游運營商提供了新的挑戰和機會。”
在國旅總社副總裁童衛看來,過去10年是中國出境游的調整期。旅游者對目的地、產品的需求趨於多樣化,旅行社不停地重新找尋自己的定位,創新地為旅游者提供產品和服務,這些變革是中國出境游發展的主旋律。“爬坡期中,旅行社要給旅游者更多的透明度,更多的產品選擇,中國出境游的潛力才能發揮出來。”
新西蘭旅游局亞洲區總經理Tony Everitt也看到了中國旅游者需求的變化。“不同於‘60后’、‘70后’的中國旅游者,‘80后’的年輕人更希望一次隻去一個國家或一個目的地進行深度旅行。他們之中,FIT(異地獨立旅游者)游客越來越多。”Tony Everitt表示,針對FIT游客,新西蘭正努力為他們提供更多的旅游體驗。
出境游運營商謀變
對出境游市場發展趨勢的預測,直接影響出境游運營商如何轉變。
“出境游市場分層化趨勢日趨明顯。旅游者需求的多樣化,使得高端旅行市場被廣泛看好,但由於高端旅行具有個性化、高附加值、稀缺性等特點,需要各種相關行業資源的整合,這給運營商提出了挑戰。”攜程太美COO、太美集團副董事長郭明說。在被攜程旅游網收購、組建高端旅行供應商鴻鵠逸游后,太美集團的業務從線下轉移到了線上。與攜程旅游網針對普通散客不同,鴻鵠逸游主推出境高端旅行,強調旅游者的個性需求和深度體驗。
郭明表示,出境高端旅行市場目前仍在摸索期。“鴻鵠逸游試圖開創一種屬於自己的模式。目前,我們正在開發各種個性化產品,達到一定規模后,再構建出標准化的產品結構,進而實現大規模定制。產品在復制的同時,我們也會針對性地進行分級,滿足不同旅游者對同一產品的個性需求。”
提供透明化旅行
10月1日,《旅游法》將正式實施,對中國高速發展的出境游行業,或許挑戰最大。
“游客權益的保護,是《旅游法》的宗旨。10月1日,《旅游法》將正式實施。從長遠來講,這部法律的實施,有利於市場秩序的規范,讓游客放心出游。旅游市場特別是出境游市場,從野蠻生長走向有序,《旅游法》將發揮重要作用。在當前,《旅游法》對旅行社的經營方式一定會產生直接影響。強迫消費、變向消費,一定會受到相應的處罰。違規旅行社必然會付出代價,這也促使旅行社改變經營方式。”戴斌說。
旅行社掌舵人對《旅游法》實施帶來的影響更為關注。曾鬆直言:“能不能杜絕出境游‘零負團費’,並不是一部法律能決定的,而是取決於游客的成熟程度。對於大部分游客來說,追求的無疑是物有所值。目前,新法實施細則還未出台,各家旅行社也都在觀望。”
童衛的看法對旅行社來說,更具有指導意義。“《旅游法》是旅行社的機遇和挑戰。在未來,哪裡才是操作的紅線,第一起案例的司法判決,對旅行社的轉變將更具指向意義。但對於旅行社自身來說,與其琢磨怎麼尋找法律的紅線,不如思索如何更好地服務市場。首先,應該給游客更多的透明度和選擇﹔其次,對自己的市場定位越准越好。”
(來源:中國文化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