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幣對人民幣10年貶值23%
>>>數據
十年來,港元對人民幣的貶值幅度已超過23%。港元貶值、人民幣在港地位發生了變化,於是有港人擔心,港幣有一天可能會被人民幣所替代。
對此,香港金管局總裁陳德霖認為,“替代問題言過其實”,香港人民幣存款的增加只是佔比越來越高而已。現有逾4500億元存款,有2/3是企業存款,來源於與內地企業進行服務或貿易生意往來。
有學者指出,港元的貶值,不是因為香港經濟不好,而是因為港元挂鉤美元,而人民幣進入升值的通道。
當然,由於香港食品進口依賴內地,港元貶值對香港居民的消費也會產生影響。
不過,摩根大通分析指出,對香港整體CPI的影響有限。從事外貿出口業務的王先生認為,香港九成以上業務與內地有關,最受影響的應是日用品出口,香港的轉口貿易會受到一定程度影響。至於是利大於弊還是消極作用更多,還要長期觀察。宗和
□金陵晚報記者 楊藝
對於留學群體來說,人民幣“變硬”了是值得期許的事,這意味著走出國門錢可以更耐花了。現在正是這樣一個節點。近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一舉升破6.17關口,並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內至少16次刷新高。隨之而來的社會話題也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如人民幣升值、畢業季、就業難等等。
這些現象已經開始不同程度地影響著人們的日常生活乃至國家的政治經濟,同時也作用著留學市場,資深留學專家表示,中國學生迎來留學大好時機。
標簽:香港港元貶值港幣外幣
留學成本普遍降低
破6.17的大關,這表示你口袋裡的人民幣更加值錢,或者到美國留學可以少帶一點銀子了。在留學界看來,人民幣的急速大幅升值,使計劃近期出國留學的學生和家長成為受益最大的群體之一。
有業內人士表示,以美國為例,以往去美國比較好的城市留學,一年的費用大概在30萬,人民幣匯率升值以后,一年的學費可以降低到25萬左右。除了美國,人民幣升值也直接導致英聯邦國家留學的費用減少5%-8%。此外,去年10月以來日元兌人民幣的貶值超過20%,也就是說用人民幣換成日元赴日買東西要比往年便宜20%以上。
所以,在人民幣匯率強勢升值之際選擇留學,接受國際一流的教育、獲得全球認可的學歷,從長遠來看對學生和家長來說都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同時,留學專家也提醒,人民幣兌換各國貨幣的變化略有不同,需根據實際情況周全規劃留學費用。
不過,也有“過來人”提醒,並非所有國家的留學費用都是減少的,“比如澳大利亞。由於其學費每年都基本以5%的比例增長,加上近年來澳元匯率持續高升,造成澳大利亞留學成本一直上漲。”
最難就業季留學來緩沖
日前,一份由教育調查咨詢機構發布的針對2013屆大學畢業生就業情況的調查報告顯示,被調查的碩士畢業生、本科畢業生、高職高專畢業生簽約率分別僅有30%左右。
如何在短期內有效提升自己、增強自身競爭力,成為許多畢業生思考的問題。
留學界人士建議,此時出國留學不失為一個好時機,既能在較短時間內提升自己的國際競爭力,畢業后又能在全球范圍內找工作。除了人民幣升值使留學成本降低外,與在國內讀研相比,出國留學更快更省。
據介紹,海外院校考察的是學生的綜合能力,而不僅以考試成績為唯一標准。
申請時校方不僅要看學生的大學成績和語言成績,更看重學生的個人陳述和推薦信以評估其發展潛力和品格資質。其次,海外院校申請周期短,與國內苦讀一年相比,節省不少時間。如澳大利亞主流院校的申請周期最短為3個月,也就是現在申請最快9月即可入讀。
最后,海外碩士學位課程緊湊,學制一般僅1-2年。英國的授課式碩士僅需一年,美國、加拿大的碩士一般為2年,其中不少院校提供海外實習機會,讓學生在學習中積累工作經驗。
標簽:香港港元貶值港幣外幣
留學越來越劃算
3
外幣理財幣種減少 購匯要觀望
□金陵晚報記者 劉雨薇
今年4月以來,在約45個交易日中,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至少19度創出2005年匯改以來新高。
在人民幣升值是大概率事件的背景下,理財專家支招,如果中短期內有出國旅游、留學或投資移民的需求,可以選擇外幣儲蓄存款或短期固定收益類外匯理財產品。對於中長期沒有外幣使用需求的人來說,選擇高點兌換手中的美元則是比較好的方式。
“人民幣又升值了,我是不是應該把自己手中的美元兌換成人民幣啊?”家庭資產中一直配置美元的楊先生,最近有點兒坐不住了。
但理財專家並不建議持有外幣的市民盲目換匯。該專家指出,對於持有外幣的市民來說,人民幣升值肯定會帶來影響。
但盲目結匯也不足取。如果中短期內有出國旅游、留學或投資移民需求,可以選擇外幣儲蓄存款或短期固定收益類外匯理財產品的方式,來達到外幣資產保值增值的目標。而中長期沒有外幣使用需求的市民,可以選擇高點兌換手中的美元。
因為美聯儲的QE3政策奠定了美元中長期的疲軟走勢,人民幣資產目前看來仍是最合適的投資品種。和美元相比,一方面人民幣匯率在上漲,另一方面人民幣一年理財收益也能達到4%以上,遠遠高過美元收益。
中行的理財經理介紹,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到現在,中行的外幣理財產品的品種明顯減少。目前隻有美元和澳元兩種幣種,而之前還包括歐元、英鎊等。
上述情況非常普遍,多數銀行都是如此。與兩三年前的全民炒匯的境況相比,現在從事外幣理財的人數大減。
根據普益財富的統計,從2012年5月到2013年5月的一年期間,澳元理財產品的平均預期收益率由5.15%下滑到了3.17%,降幅高達38.4%。港幣理財產品平均預期收益率則從2.69%下滑至1.55%,降幅達42.3%。
歐元、日元和英鎊等理財產品的平均預期收益率降幅也均超過100個基點,英鎊更是達到了202個基點。
在外幣理財產品收益率齊降的同時,幣種也大幅縮減。一向堅挺的澳元理財產品也大幅減少,而歐元、日元理財產品幾乎絕跡。 □記者 金菁
標簽:香港港元貶值港幣外幣
|